在 AWS EKS 中,传统上通过 aws-auth ConfigMap 来管理 IAM 用户和角色的集群访问权限。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限制,例如手动更新、易出错以及难以审计等问题。为了提升安全性和可维护性,AWS 推出了 Access Entry API,使得可以通过 AWS API 或 Terraform 等 IaC 工具来管理集群访问权限。
aws-auth
本文将分享如何使用 Terraform 将 EKS 集群的访问控制从 aws-auth ConfigMap 迁移到 Access Entry API,并介绍相关的配置和注意事项。
这是一段运营员们看起来很简单,实际运维中却漫长而重处失败和重来的调试历程。
最初,我需要将使用 Terragrunt 托管的 AWS EKS 集群,将访问权限管理模式从传统的 aws-auth ConfigMap 迁移到 Access Entry API。听起来不过是修改一行 Terraform 配置:将 authentication_mode 设为 API_AND_CONFIG_MAP。
authentication_mode
API_AND_CONFIG_MAP
真实情况说:我一开始就失败了。
其实设定全局.gitignore_global这个事儿,经常用Git的开发者估计都有意识。不过在设定这个文件到底哪些需要被全局忽略的这件事儿上,可能因人而异的多一些。或者说都是通过自己使用的技术栈进行搜索哪些可以放在.gitignore_global中。
.gitignore_global
设定全局.gitignore_global有什么好处?
上海全城封控已经接近一个月了。不过我屋子里因为后来各种买和发的东西够多,以至于现在已经从担心没饭吃的阶段演进到人追着食物变质速度在跑着吃的阶段了……
最近在对监控告警系统的架构设计进行调研。今天中午做饭的时候,突然有个脑洞:为什么告警系统在展示时——不论是实时告警还是历史告警——不能在每条告警后面加一个按钮,叫「一键Google」呢(狗头)。
昨天算是一个普通的周五,下班后约了妹子去吃饭看电影。一周工作的结束,将一些又是比赛又是写稿的事儿放诸脑后,一晚上不碰手机,爱咋咋地的感觉甚妙。
人嘛,有的时候摆脱一些道不同的事儿,也会开心得很。
今天清早一起来给朋友搜技术资料,结果突然发现在跟妹子吃饭的时候有个消息推送:Typora收费了。
说起来,我跟谷歌的故事还是挺长的。
2009年,班里的英语老师为了与同学们能够在线学习英语,放置一些英语学习资料,以及有简单的论坛互动功能,我第一次使用了Google协作平台(即现在的Google Site),这个网站就叫做English Heaven(下图)。当时对于Google的服务就有所吸引了。再后来到了2010年中考刚毕业,建站经历有两年多的我第一次使用 Google Webmaster Tools (即现在的Google Search Console)以及Google Adsense是我与谷歌密切接触的事件。众所周知,前者是Google提供给站长为他们提供SEO服务的工具,后者则是Google为站长提供的广告营收服务。虽然因为种种,最后并没有薅到在网站上挂着的Google Adsense广告的佣金——好像有二十多刀吧——不过还是因为此对于Google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
最近一段时间在学习Golang,知道这款语言还在大二的时候,到现在Golang成了热门的新宠之一了。究其原因我也比较不解,但是看到各个公司都在用我感觉主要还是需求方多了所以热起来了罢了。
今下午搜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知乎专栏的文章,文章标题为《谈谈 Golang, 以及我走的一些弯路》作者是Karminski-牙医,看上面的title是前掘金的技术总监。至于文章本身关于Golang的相关踩坑没有什么需要说的,毕竟个人经验之谈。不过这位大佬提到了一个关于Erlang和Golang的发展历史和Erlang现在的处境,倒是让我有了些许联想。
在Java开发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可以通过本地application.properties或者application.xml并可通过一些优先级设置,将远程配置中心的配置项,用我们本地的文件进行覆盖,以方便本地的开发和调试,并可以通过.gitignore控制防止提交到远程仓库。在Django内,其实也有这样的方法能够做这个事儿,那就是使用local_settings.py。在Django的.gitignore模板文件里面,对于这个文件是默认存在的,也就会在Git提交时无须担心其提交到远程仓库。
application.properties
application.xml
.gitignore
local_settings.py
其实这玩意儿不是那么难理解,但是我今天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有现有的教程都是同一篇互相抄,抄的源头也被我找到了是Stack Overflow,而且代码是有问题的。这篇文章其实主要是修正下网上的错误,以正视听。
今天元宇宙突然火了,有点神奇,不就是前两天头条收了个公司嘛,为啥市场延迟了这么长时间才反应……
难道是因为今天没啥概念可以拱火了?(狗头)
今天翻了翻《Python编程(第四版)》,这本书其实买来还是有点久的,毕竟现在Python 3.9都出来了,这书是Python 3.1/3.2 Beta的示例。当然也暴露了我这书买来没怎么翻过的事实。(狗头)
其实翻书本来是想看看有没有写关于Python类的装饰符相关的东西,结果翻了下目录好像并没有。不过我发现了一个在Python世界一直没有关注过的东西:GUI。
» Next Page
视角 技术 随记 舶来
Copyright © 2008- 张宁网·ZNing源创库. Powered by MWeb, Theme used GitHub CSS.